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2-9-3 09:04 ? ?云陽人才網
公職類的面試十分關注考生的工作能力,人際關系類題目的難度尤其大。很多同學面對題目中的領導批評、同事誤解和群眾不滿,根本無從下手,嚴重影響作答質量。人際關系類題目之所以難以解答,是因為題干會故意設置一些陷阱。如何跳出陷阱,發掘有效信息,是答好人際關系題目的關鍵。接下來中公教育給大家分享一些面試考場中“以退為進”答好人際關系題目的技巧。
與領導間關系的維護,要求下屬須服從領導依法作出的決定。在思想上,要樹立權威意識、輔助意識;在行動上,要積極執行、請示匯報。
例如:廖處長是新來的處長,經常在工作中提出新穎的點子,但有些點子不切實際,部分同事在落實工作中也偶有抱怨。此次處長交給你一項任務,任務中有部分安排你覺得不切實際,此時,你會如何開展工作?
這道題目引導我們向著“領導不夠專業還瞎指揮”的方向思考。這時我們要警惕,不然就很容易對領導作出“放肆”評價,答案很難自圓其說。
所以,建議大家如此思考:
“領導是單位的掌舵者,也是工作的風向標。領導在工作中有新想法是敢于突破創新的表現,我們感覺不切實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們的工作實力難以滿足領導對工作的高標準,也體現出我們工作中安于現狀,不能走出舒適區的工作狀態。面對領導提出的新要求,要盡我所能,努力完成。”
對于同級別的同事,題目常常會設計一些同事給自己“穿小鞋”場景,極易勾起我們心中的惡火,非但同事關系難以處理好,還會暴露自己的人性黑暗面。
例如:小李和小劉是同事,小李工作認真,待人和善,但是小劉總是針對他,搶他的客戶,還在背后說他壞話。如果你是小李,你會怎么辦?
通讀題干之后,感覺小劉怎么能這樣呢?同事間為何能有如此深仇大恨?如果這么思考,則又陷入了考題的陷阱。
首先,題干中“小李工作認真,待人和善”是一個迷惑信息,讓我們本能地把小李想象的特別優秀,誤以為小李能力很強。殊不知對工作認真負責,待人和善是基本的工作要求,并不能說明什么。
其次,“搶客戶”以及“說壞話”這種表述看起來很惡劣,但是僅通過字面信息并不能說明小劉個人品行不正,更不能說明小李工作能力不行。
所以,我們可以如下評價:
“各位考官,我認為在工作中認真負責,待人和善是基本要求,并不能說明自己有多優秀。相反,自己維護的客戶能夠被小劉搶過去,反而證明自己的業務水平、服務質量不如小劉。另外,自己既然能被小劉道出不是,就代表自己還有不足。面對比自己業務水平更優秀的同事,我不能以狹隘之心理解對方行為,更應思考自己與對方的差距,不斷學習,補齊短板?!?/p>
人際題目也會設計一些“領導”身份給我們,比如讓我們做一個項目負責人帶領一個團隊,然后團隊成員出現各種問題,需要我們協調處理,這種時候需要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責任和定位。
例如:你和老張、小李共同完成一個項目。老張不積極,小李名牌大學畢業,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工作。面對老張和小李不配合的情形,作為項目負責人,你怎么辦?
面對這種場景,很多同學自然而然地會去“分別找老張、小李溝通”,然后“說教一番”,后面“加強監督”,保障工作落地??此七壿嬚?,殊不知在考官眼中,我們已經是一個“搞不清自己身份定位”的人。
首先,要思考一個問題:有老張在,為何讓自己做負責人?是自己能力優秀嗎?
其次,為何小李會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工作?是不服從工作安排嗎?
如果把這兩個問題思考清楚,這道題的思考方向也就清晰了:
“自己作為項目負責任,要對工作負責、單位負責。老張資歷較老、能力強,必定會參與很多項目,任務比較繁忙,在自己負責的項目上難以抽出太多時間,很正常;而且,領導安排老張在這個項目中,目的是想讓老張指導自己的工作,而非給自己打下手。
而小李名牌大學畢業,能力強素質高,對工作有自己的思考,對工作開展是有利的。但小李總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展工作,充分反映了自己對于工作開展標準、要求沒有強調清楚,小李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開展任務。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我要充分反思檢討,盡快做出調整?!?/p>
當然,以上是中公教育為大家總結出來的經驗技巧,具體作答還需要各位同學結合題目信息,針對性思考練習。希望大家能夠在面試備考中充分準備,考出好成績!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