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2-9-19 10:17 ? ?云陽人才網
工作中,能夠精準理解別人的講話,聽得出弦外之音,有助于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他人的意圖,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成本。而能夠高效地傳遞自己的真實想法也是與同事、領導做好工作的必要保障。在結構化面試中就有一類直接測查考生言語表達能力的題目,就是常常以“請現場模擬”為問法的情境模擬類題目,這種題目如何能夠入情入境地進行溝通,高效轉化真實意圖又是很多考生較為頭疼的難點所在。今天,中公教育通過一道題告訴你如何使你的勸說更合理。
村里有一位老人年老體弱,無力耕作,其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你作為鄉鎮的工作人員,如何勸其兒子返鄉?請現場模擬。
【常見問題】
1.沒有把握自己的身份,開頭缺乏真實場景。例如:小李呀,今天找你來呢,是希望和你面對面地聊一聊你父親在家的事情……。
2.缺乏真正的換位思考,上來就開始大講特講老年人的體弱多病,不考慮被溝通者的心理感受。例如:你知道嗎?你幾年不回家,你父親身體可嚴重了,這一段時間不僅每天都得吃藥,而且前兩天做完手術之后都下不了床了……。
3.只考慮勸說回來,缺乏后續的保障兜底。比如:你趕緊回來吧,你家里這事你不回來也不合適對吧,希望你趕快回來,我在你家等你……。
【如何勸說更合理】
1.情景真實。審題時就發現題目沒有說明被勸說者的名稱,可以合理假設。而且也要明確出自己是鄉鎮的工作人員,被勸說者是常年不回家的村民,很明顯彼此不認識,上來應該先自我介紹,勸說的場景應該是以電話或者網絡視頻等線上方式更為恰當。比如:喂!你好!請問你是**村的小李嗎?你可能沒聽出來我是誰,我是咱們鄉鎮的工作人員老張……。
2.理解別人,換位思考。要通過審題看到被勸說者在外打工很辛苦,而且常年不回家也是希望節省回家的路費,自己一個人在外面回不了家鄉的思鄉之情是更加濃郁的,從而換位思考,拉近勸說距離。比如:你最近在外面怎么樣呀,一個人生活習不習慣,我們都知道大城市里上班可辛苦,掙錢也不容易,每天都起早貪黑的,而且你也想多省些路費很久沒回過家鄉了,是不是也特別想自己的爸媽呀,這種感覺我特別能感同身受……。
3.結合身份,給出返鄉建議。通過審題要看到被勸說者是在外打工很久的村民,說明其具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和眼界開闊,這正是我們鄉村振興返鄉就業創業所需要的對口人才。而且當前正在實施鄉村振興,希望以待遇發展留人,自己作為鄉鎮的工作人員,在勸說的時候可以結合國家政策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比如:你在外面打工的時間也不短了,肯定見多識廣,而且應該也聽說過鄉村振興這個事情吧,咱們家鄉的發展正需要你們這些具有真才實干的年輕人回來呢。而且咱們村也在推行大棚種植、直播帶貨,你回來之后不僅可以多陪伴你的家人,還可以掙錢補貼家用,是不是兩全其美。期待你回來的好消息呀。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情境模擬類題目如何使勸說更合理。希望大家能審清題目關鍵信息,多情景式練習作答,多換位思考,真正學會這些勸說方法。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