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2-12-15 09:12 ? ?云陽人才網
在結構化面試中,經常涉及綜合分析的考察,而時政類題目,則是考察的重點。此類題型既考查考生平時關注社會熱點的頻率,也考查看待事物是否具備一定的政府思維,對于考生最大的難點是如何能夠多角度分析,體現出自身看問題的深度、廣度。
據調查數據顯示,現在很多95后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只有7個月,遠遠低于80后、90后群體,成為“閃辭”主力軍。對于這一現象,你怎么看?
【存在問題】
1.分析角度太“套路”。一談到這種社會現象,分析原因時,很多時候只會一種方法,主體分析法,從年輕人、學校、政府這幾個維度來談,比較容易“撞車”。
2.分析問題太“淺顯”。在分析此現象過程中,缺乏對社會背景的考慮。分析產生的原因的時候,更多責任歸咎于年輕人缺乏責任,缺少規劃,不能吃苦。
3.分析問題太“籠統”。往往在談分析原因時,只能說出大方向,不能進行具體的細化。如:裸辭出現是因為年輕人思想的問題。具體思想上是什么問題,沒有列舉出來。
【破解問題】
1.主客觀法:95后的閃辭,從客觀上,確實是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生活條件好了,沒有了生存的壓力,不用他們再靠工作養家糊口了。同時也是我們社會職業選擇得更加多元化,即使辭職也會有更多的選擇了。從主觀上,當下年輕人缺少規劃、沒有方向,遇到問題就退縮,碰到困難就妥協,更重要的是缺乏一種責任感。
2.層面分析法:從思想角度來說,是年輕人不夠理性,不夠成熟,有點飄。從風氣方面來看,社會比較浮躁,造成整體年輕人比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從支持上來說,企業和政府缺乏對年輕人的幫扶,不管是培訓、資金、技術、資源等都是不夠的。
3.時間對比法。過去,工作對于一個人來說,是生存,是養家糊口的關鍵,穩定工作更是一種美德。現在,工作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事業,是實現價值的手段,不斷跳槽反而是一種“時髦”。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的綜合分析如何多角度分析的方法,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