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3-1-11 15:01 ? ?云陽人才網
在結構化面試過程中,綜合分析能力一直是很多省市在面試過程中重點考察的一項能力,對于廣大考生而言,它的難度也是十分大的,非常容易陷入套路化的答題模式,很多考生在作答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結合題目挖掘自身的答題內容,導致在考場上答案千篇一律,甚至有些考生語言表達僵化造成卡頓嚴重影響了面試的成績,甚至留下永久的遺憾。今天中公教育借助一道綜合分析題目和大家分享如何進行個性化作答。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無數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跡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請你談談對英雄的看法。
1.名言引用。
如:“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接下來強調民族英雄的重要性,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爭當英雄才能英雄輩出,把英雄作為中華民族的脊梁和激勵前行的強大力量,是對青年一代爭做英雄的鼓舞,更是英雄輩出的信心!”來體現對題目理解的深刻認識。
2.例子引入。
(1)談及自己比較熟悉的英雄。如:“腥風血雨中的革命中我們滇軍涌現出了‘我腿已斷,不必管我;我決心殉國’的寸性奇;守戰失利,在懸崖舉槍自盡的唐淮源;被稱為硬戰將軍的王甲本。”通過他們的實際行動讓我們認識到,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目標,用生命守護初心。那么這些都是在革命戰爭年代涌現出的英雄,有的同學可能在歷史知識的積累上比較匱乏。那么我們也可以聯系近期熱播的影視作品,如覺醒年代中的陳喬年、陳延年的故事,再比如“大山女兒”黃文秀說過的話,如:“很多人從農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總有人是要回去的,我就是回去的那一個。”這個部分可以當作總結,表明自己愿意扎根基層,像英雄們一樣。
(2)可結合生活中的平凡英雄。這些英雄可以是沒有名字的,但是他們都具有了英雄的特點如:奉獻精神。我們可以聯想到在抗疫最艱難的三年,比如瑞麗,無論是邊關商人,還是扛著鋤頭的農民,抑或是一個個普通的外賣小哥、快遞員,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正如習總書記所說“英雄出自人民,平凡鑄就偉大。”正是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才鑄就了邊境屹立不倒的“抗疫長城”。
因此,要想實現綜合分析題目的個性化作答,主要是能夠結合題目,深挖和題目有關的內容,那么就需要各位同學平時做好積累,可以關注中公教育網站中的熱點知識內容,做到知識為王,這樣才能面對題目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至于千篇一律,千題一面。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