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2-3-16 09:00 ? ?云陽人才網
出口成章是人人都羨慕的能力,尤其是在公務員面試當中,好的表達自然是能輕松引起考官們的關注和青睞。但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考生的表達能力著實一般,有些甚至把話說清楚都很難,更別提出口成章了。那么口才好是天生的還是可以通過后天訓練習得呢?沒有人天生就是好口才,你所有生活中見到那些口才好的人,大多數是后天學習訓練獲得的。我們有太多著名的案例可以列舉,比如 F教授小時候就是一名口吃患者,但是并不妨礙他在百家講臺上傳道授業。所以,各位考生也要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只要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刻意練習,必定能在考場上技壓群雄。
好的口才是有一定標準的,并不是說話流暢就是好的口才,表達流暢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所謂言之有物,就是表達的內容具體而充實;言之有序指的是表達的結構清晰、條理分明;言之有理指的是表達邏輯性強,有說服力;言之有情指的是表達情感充沛,有感染力。想要好的口才,理解以上四點是前提,否則可能會陷入“能嘮嗑就是好口才”的錯誤認知。
百家講壇趙玉平老師曾經談過,口才訓練方法核心可以提煉為三個字:誦、跟、背。雖然簡單,但是內涵深刻且豐富,確實是我們訓練口才值得借鑒和推崇的方法。
首先是“誦”,“誦”就是大聲朗讀。我們小時候早讀一般會有這個環節,很多孩子的語感就是在朗誦中培養的,誦讀的越多,語感越好,甚至能出口成章。正如古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大量的誦讀訓練能培養我們一定方向的語感,而語感是我們表達流暢的關鍵,比如要考公務員,那么往往需要說一些有政府代表性的話語,這個話語對于一般人來說比較陌生,所以表達起來很生澀,就會出現卡頓的情況。大量地誦讀官方文件和官媒文章,無疑能大大增強對“官方表達”的熟悉度,從而做到開口自然,富有感情,同時也能積累不少有用的知識,豐富我們的表達內容。
其次是“跟”,這里我們需要借助某人的音頻或視頻,比如我們可以選擇百家講臺自己喜歡的一位老師,或者是超級演說家中自己喜歡的選手,亦或是“新聞1+1”中的主持人,每天花20分鐘左右的時間聽一段音頻,并跟著音頻一起開口說,剛開始可能會有點跟不上,但是不要氣餒,默默堅持,每天練習,只需要2周左右的時間,就能獲得明顯的進步,而且這個進步一定是巨大的,能讓我們的表達更加流暢、清晰,富有節奏,甚至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最后是“背”,背書我們都有經驗,而且還不在少數,上學階段我們背誦的大量的文章和詩詞,大部分可能都忘了,但是有心持續記憶的同學一定會發現自己的不同之處,無論是在寫文章還是說話的時候能夠隨時引經據典,表達充實而有邏輯。公務員考試難度不小,往往要測查我們的政策理論知識,所以每天一定要堅持背誦半小時以上,整理一些系統性的知識點,如以人民為中心、黨史學習、干部隊伍建設、青年價值觀等,日日誦讀記憶,形成有效的知識體系,談到相關話題能做到脫口而出。
以上三種方法實為口才訓練的良策,但是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堅持起來更是難上加難,有心的同學只要堅持半月,就能發現效果,到時候你會為自己的成長而驚喜。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堅持練習,方有所成!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