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2-4-26 09:18 ? ?云陽人才網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青年干部要提高“七種能力”,其中強調要有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等。所以近兩年不管是國考、省考還是事業單位,越來越多面試去考察計劃組織題,而現今各地在要求中紛紛加入“新穎”“有效”“創新”等詞匯,那如何做到這些要求呢?
很多同學都會很疑惑,創新到底怎么能做到?便出現以下兩種情況:第一、頻頻使用新媒體,以為運用短視頻、三微一端便算創新。第二、選用不合時宜的活動。殊不知,有經驗的考官聽了反而會適得其反。其實,創新可以在對象上、形式上有創新。
比如:說到樂于助人,那么我們就會想到去敬老院幫助老人。那么在對象上我們能否換成有需要的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春節時買票難的農民工,選擇符合考試時期間最貼合的對象會更好。而形式上的創新我們可以從精神層面出發,去組織廣場舞比賽、文娛活動、老年大學、百家“飯”談、教老年人使用手機學會常用軟件和子女視頻、或者是幫助有需要的提供法律援助等等。
想要達到行之有效,就要知道好的組織效果要求是什么,而要求就寫在題干中。審題時定要審清區域、對象、工作內容和具體組織的活動。如:“現在X市要組織.”和“單位內部組織.”,如果是大的區域我們就要組織能讓更多人能看到的,比如系列活動、傳統媒體+新媒體、由上級單位到基層單位層層下切。如組織市內的宣傳活動,可以組織像博物館一樣的宣傳展,如黨史成就展等,全天開放、固定地點隨時可以參觀,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包含展示形式多樣、多個部門或群眾提供展示素材、內容豐富,且可以調動群眾參觀的積極性。
但是如若是單位活動,那么就要以同事樂于參加能夠節約成本、不占用過多工作時間等符合真實工作場景為主,也要做到針對性強、趣味性強、持續效果久。如:“單位組織垃圾分類、光盤行動活動”,可以在前期張貼一張有危害的預熱海報,同時通知活動組織時間。在展開正式活動的后期,在海報上簽字并誦讀保證書。并將海報張貼在活動主題相關必要位置如“垃圾桶旁、食堂打飯位置等”,時時提醒同事所宣傳的內容,讓效果持之以恒。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