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2-6-27 00:00 ? ?云陽人才網
名人名言類題目在結構化面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不僅頻率高,而且難度相對比較大,很多考生看到之后總是會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尷尬心境,答題時寥寥數語就草草收場。那么今天中公教育就結合相關題目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答題技巧。
晚清名臣曾國藩將“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作為自己的處事哲學。請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技巧點撥】
1.解釋含義,揭示道理——簡明扼要、直抒胸臆。
如“物來順應,是坦然接受發生一切變化的泰然處之;未來不迎,是不必過分焦慮、避免杞人憂天的把握當下;當時不雜,是避免猶豫不決,果敢堅定的當機立斷;既過不戀,是不沉溺過去悲喜的勇往直前。四者有機結合,是前人教給我們的處事、成事的智慧。”
提示:結合句子含義,言簡意賅,簡單詮釋即可,此部分不可贅述,要簡潔明了,快速聚焦題目核心。
2.結合實際論述重要性——充實具體。
如“物來順應是勇士的表現,是成長的需要。尤其對于廣大青年來說,雖思維活躍、極富創造力,但抗壓能力略有不足,甚至出現本領恐慌。所以,面對困難挑戰不逃避,迎難而上,面對失誤過錯不推諉、主動承擔,方能彰顯擔當魄力,練就擔當本領。未來不迎是樂觀的表現,是做好眼前事的需要。有憂患意識固然是好事,但是如若一味陷在還沒有發生的危險當中不能自拔、畏手畏腳,不僅會導致焦慮、緊張,甚至還會自暴自棄、渾噩度日。當時不雜是有主見的表現,是把握機遇贏得未來的需要。對于新時代黨員干部來講,在推進改革、建設的過程中,難免面臨著各種選擇和誘惑。唯有自覺站穩政治立場,篤定正確的方向選擇,抵制各種不良誘惑,方能把握機遇,贏得發展先機。既過不戀是心向未來的表現,是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需要。過去的成績,只能代表著一段時間的成功,只有保持空杯心態繼續前往下一個目標才能避免悲劇;過去的失敗也只代表過去一段時間的不足,只有重拾信心重踏征程才有可能一雪前恥。”
提示:一方面是把握好篇幅。因為本題中涉及到四個不同層面的內涵,所以如果依次分別論述的話,相對來說篇幅會比較長,那么我們就要適當控制每一個含義的論述分析的部分。如果怕不好駕馭,也可以選擇將四個緯度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論述分析,適當融入事實來輔助論證即可。另一方面是掌握方法確保言之有物,除了常規的理論加事實論證之外,還要靈活掌握運用如主體分析,層面分析,遞進式分析等方法。
3.結合實際談落實——務實具體。
如“堅定目標。深刻認識到加速演變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改革、發展和穩定帶來的各種不確定性,堅持黨的領導,科學擬定每個階段的工作目標和計劃。加強修煉。初入基層,面對各式各樣的矛盾,我們更要掌握曾國藩先生的處事之道,面對突發情況不抱怨,遇事解決事;面對復雜的工作也不必過于焦慮,調整心態,必要時借助團隊力量合力解決問題。篤行不怠。在紛繁復雜的基層工作中,找準正確的工作方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以釘釘子精神書寫更多“極不平凡的成績”。”
提示:落實中最怕大家言之無物,只會空喊口號重復開頭段落,所以大家可以嘗試結合自己未來的具體工作崗位,結合實際的工作特點和工作具體內容適當延伸細節。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