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中公教育 ? ?時間:2022-7-25 14:50 ? ?云陽人才網
在結構化面試中,綜合分析能力的問法比較直接,例如:“請結合實際,談談你的看法?!薄皩Υ耍阍趺纯?”,這就要求考生本著“問什么答什么”的原則,清晰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一個好的開頭表態,不僅能清晰地闡述個人的觀點,也能給考官耳目一新的感覺,加深對考生的整體印象。
某市將每周一設為無會日。有人認為該做法有助于基層減負,有人認為這會產生新的形式主義。對此,你怎么看?
【存在問題】
一、語言匱乏,內容干癟。開篇表態是很多考生答題的難點。“很好”“值得點贊”“不好”“不對”等表述是很多考生常用的語言,此種表述說明考生語言不夠豐富,缺少對核心話題的深刻認知,此種“樸素”的表述難以給人深刻的印象。
二、內容過多,邏輯混亂。和第一種情況截然相反,很多考生由于過于重視開頭,會出現“什么都想說一點”“面面俱到”式表態,加入了過多的分析,不僅影響對核心話題的清晰表述,也會出現與后面分析部分重復的情況。
三、缺乏情感,套路破題。很多考生出現“為了開頭而開頭”的表態,認為開頭就是炫技,是要高大上,因此出現語言過于機械,缺乏真情實感,此類套路化表述,難以引起情感共鳴。
【如何開好頭自然破題】
一、個性化開頭:引用名言+表態
各位考官,看完這道題目,我想到了近期習近平總書記“讓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的批示。而題干中的“設置‘無會日’”這一舉措就是真正讓基層干部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所以必須要把“無會日”落到實處,避免形式化。
二、個性化開頭:結合背景表態。
長久以來,基層干部飽受“文山會?!钡恼勰?,跑會、守會、陪會、同樣的會議多次開、會議要求傳達不過夜,常開會、開長會是基層常態,“無會日”可有效改變當前現狀,是落實基層減負的創新舉措。
三、個性化開頭:結合政策初衷表態。
“無會日”設立的初衷是為了減少無效、低效會議的召開,促使基層干部將更多時間放在深入基層、密切聯系群眾上,用切切實實為群眾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替代以往重會議討論、輕解決落實的工作作風,我認為是值得認可的。而對于落實期間可能衍生出新的形式主義,我認為只要我們保持初心,及時糾正即可。
四、個性化開頭:結合感受表態。
日常工作中,我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會議,這樣的經歷讓我體會到,通過會議確實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一旦出現會議時間過長或者頻率過高時,就會有會議的效果難保證、參會人員很疲憊的情況。所以“無會日”的出現讓我眼前一亮,“無會日”需要做好推廣落實,避免流于形式。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