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云陽應屆畢業生小張也是這么覺得的:他在
云陽人家招聘網站上注冊有一年了,求職記錄卻寥寥無幾。
對此,他的解釋是“找了幾次,沒有合適的就放棄了,感覺成功的概率太小了”。職業指導師想看一看小張的簡歷,他卻說沒有紙質的,“參加過幾次招聘會,但發現人多崗位少, 成功的概率太小,后來索性就不打印簡歷了”。指導師詢問小張校友的就業去向,卻發現他不但對學長,就是同班同學都疏于聯系。當指導師建議“為什么不多聯系一下校友,萬一他們單位還要招聘”時,小張的第一反應是“這種小概率事件也能發生?太巧了吧”。
成功真的很難嗎
求職成功的概率真的很低嗎?某次和一位外企人事經理交流,她告訴筆者,雖然每天收到的簡歷有近千份,但她一般只看前三十份。挑四五個合適的通知面試,余下的就不看了,反正第二天還會有相同數量的求職信供其挑選。而有些招聘崗位剛公布,就通過熟人推薦的渠道被“秒殺”了,投遞簡歷者連面試機會都沒有。還有些時候,雖然你也能勝任,但企業挑選了他們認為更優秀的……
根據筆者經驗,一般應屆生網投, 10次里能收到1次面試通知就算是成功的。而對于企業來說, 一個崗位他們一般會確定五位甚至更多的候選人來參加面試。如此算來,應屆生求職成功率只有1%~2%(若是海投,則成功率更低)。但這2% 是否意味著, 只要應聘100次,就真的能獲得2次工作機會嗎?這不禁讓筆者想到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 有個人看到別人用一張千孔的網捕鳥,每次都能罩住十來只。于是他編織了一張百孔的網,盤算著按照這樣的概率,每次至少能捕獲一只吧。結果忙活了半天,連一只鳥都沒抓住。事實上,不是人家的方法沒用,而是此人投機取巧。2%并不意味著投遞50 次簡歷必然能找到1份工作,但投100次確實有可能找到2份工作,200次可能找到8份甚至更多……
為什么越往后成功的概率越高?這是因為隨著次數的增加,你的求職經驗也在不斷積累。當次數累計到足夠多時,成功的概率也許會提升到20%,甚至更高。所以,無論網投還是參加招聘會,一開始就要做好受挫的準備。
概率又因人而異
然而,求職成功的概率又因人而異。我們身邊總會有那么幾位同學,第一次應聘就成功了,或者只投了數份簡歷就被錄取了。除了人脈和運氣,這些幸運兒多少都有些共同特征:學習不錯、人緣良好、做事積極、溝通力強。據統計,每多具備以上一個特征,求職成功的概率就能提高5%~10%。而除此以外,提高求職成功率還有——
1.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將來要進哪個行業、做什么工作,先利用業余時間嘗試一下,有什么好處也許連你自己都想不到。有一位大型連鎖超市經理告訴筆者,求學時他利用寒暑假去超市打工,從理貨員開始做起,畢業后憑借這些實踐經歷,他輕松找到了一份超市工作。因為已經有過基層實踐經歷,所以他很快晉升到了經理職位。還有一位應屆畢業生在某德資企業實習時,聽說該公司的其他部門正在招聘,于是他與部門經理商量能否前去應聘,沒想到部門經理很滿意他的實習表現,竟然直接向總經理推介了他,結果他就這么被直接錄用了。
同樣的,要磨煉面試技巧,光在網上搜索面經,永遠只能是紙上談兵。多參加招聘會、積極與現場人員交流,能快速積累面試經驗。否則當你面對心儀的工作,卻在面試時結結巴巴、詞不達意,那么此時再后悔可就晚了。
2.合適的途徑能讓你事半功倍。常有學生抱怨社會招聘網站上,適合應屆生的工作太少,那為何不去適合應屆生的招聘網站呢?此外,企業官網、校園招聘會、高校論壇也是不錯的選擇。想要實習的學生,可定時去勤工助學辦、學校論壇或企業官網看看,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校的老師、學長、過去的同學,都有可能握著工作機會。
3.有備則無患。哪些準備可以提高求職成功的概率?最重要的當然是理清應聘思路。其次,最好找個有經驗的人模擬面試官,最不濟也要對著鏡子練一遍。其他如針對性簡歷、合適的著裝修飾、了解企業概況、查找便捷的公交線路、充足的睡眠……每個細節都盡量完美后,成功的概率自然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