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22-5-15 08:27 ? ?云陽人才網
一份快遞,承載了一個回家的希望。今年63歲的朱先生,在快遞行業已經干了10年,負責6家快遞網點。今年三月初,他負責的快遞網點開始使用一種尋親膠帶——將公安部網站上失蹤兒童的照片和尋親聯系方式印在膠帶上,用來打包快遞。朱先生的外孫女今年5歲,他能感同身受那些丟失了孩子的家長內心的焦急和絕望,想用這種方式為尋親盡一份力。尋親膠帶比普通膠帶的成本多了一倍還多,朱先生粗略估算了一下,一個月至少要貼補3000元。但他想一直做下去,還希望更多快遞點能加入進來,“快遞發出去,哪怕能找到一個都是好的。”
近日,某市的ZT快遞點發出“尋親膠帶”打包的快遞,“尋親膠帶”由某網點負責人朱先生聯系工廠自費定制,每卷膠帶上都印有6名失蹤兒童的信息。通過快遞既能發往大城市、也能抵達小鄉鎮,讓更多的人看到失蹤兒童的信息。對此,你怎么看?
1.概括話題,表明觀點。
一卷“尋親膠帶”,稱量起來或許很輕,但從精神層面來看,它可以粘合凝聚起向善的偉力,意義十分厚重。從這個意義上說,朱先生的努力值得效仿,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越來越多的失蹤兒童早日回家。
2.分析尋親膠帶的社會背景。
社會救助研究院編寫的《中國走失人口白皮書(2020)》顯示:2020年,我國走失人口達到了100萬。其中未成年人占7.4%,也就是說,2020年兒童走失人口將近7.4萬人。2021年,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為期一年的“團圓”行動,全力偵破拐賣兒童積案、全力緝捕拐賣兒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失蹤被拐兒童。截至2021年12月,已找回歷年失蹤被拐兒童10932名。每一個數字背后,都是非常真實的坎坷人生。對于孩子而言,或許會遭遇無法預測的危險,整個人生將被改寫;對于家庭來說,是天塌下來一般的巨大崩潰,和生活無法前行的漫長煎熬。
3.分析積極意義。
(1)增加尋子信息的傳播度。覆蓋范圍廣、省時省力是這一方式的最大優勢,快遞站每天的出件量很大,且能發往全國各地,有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也有偏遠的鄉鎮,如果把失蹤兒童的信息印在膠帶上,可將這些失蹤兒童的信息傳播得更遠。
(2)提高尋親的成功率。普通膠帶都是透明的,而這種“尋親膠帶”則印有走失兒童的照片、走失時間、家人聯系方式等必要信息。這樣,用戶在拆快遞包裝時會第一時間看到,從而留下深刻印象。一旦有線索,將會聯系膠帶上的電話,助力寶貝早日回家。
(3)激發互幫互助的社會氛圍。正是基于對失蹤兒童及其家庭的一份同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了尋找失蹤兒童的公益行動。福州一名90后服裝淘寶店主,3年發出20多萬個帶有失蹤兒童姓名及聯系方式的“尋親快遞”;還有人將失蹤兒童信息印在蛋糕袋子、鋼化膜外包裝、帽子和圍巾包裝袋,甚至一次性手套上。無疑,這能夠給失蹤兒童家庭多一份找回自己孩子的希望。
4.提出對策建議。
(1)聯合廠家降低膠帶成本。普通膠帶一卷需花4元,這種“尋親膠帶”一卷則要花10元左右,快遞員自身每月大概要補貼數千元。相關廠家應積極聯系網點或者快遞公司,通過批量生產,降低單卷價格,減少自費補貼,提升該方式的推廣度。
(2)加大傳播力度。媒體應加大對于該事件的報道,呼吁更多快遞公司加入其中,提醒消費者重點關注膠帶信息,如知曉相關情況,可聯系公安部門或者愛心協會積極提供線索。
(3)公安機關加大打拐力度。充分利用全國失蹤兒童快速查找機制,在全國范圍內摸排來歷不明的兒童,通過DNA與全國失蹤兒童數據庫比對尋找。積極拓寬民意溝通渠道,創新民意反映形式,在設立打拐舉報電話、郵箱的基礎上,建立打拐官方微博,零距離接受線索舉報,第一時間開展受理核查,最短時間內反饋處理情況。
推薦文章
APP下載
微信服務號
微信訂閱號